中鐵十六局鄭州地鐵一號線二期01標
劉振華正在對盾構司機指導工作
劉振華沒有想到,自己竟與土建專業打交道了20年。1996年7月,石家莊鐵道學院交通工程系畢業后,劉振華就進入了中鐵十六局,從事施工技術及施工生產工作,2007年12月評為高級工程師。
熟悉城市地鐵車站及盾構工法施工的他,先后參加過北京地鐵王-東區間、八達嶺高速公路隧道、西氣東輸鄭州黃河頂管、廣州地鐵三號線體育西路站、廣州江南西人防工程、廣州廣佛線11標、鄭州地鐵05標、南寧地鐵10標、鄭州地鐵1號線二期01標等多個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,歷任工程師、工程部長、工區長、總工程師、常務副經理、黨工委書記、項目經理等職。
在施工中,劉振華責任心強,刻苦鉆研,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勤于調查研究,善于總結分析,對于車站的各種工藝和方法有深刻的理解,并且在泥水頂管、土壓平衡盾構及泥水平衡盾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。
憑借著這些經驗,劉振華在擔任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土建施工01標項目部任職項目經理期間,針對地面交通量大,下穿多條雨污水、自來水以及燃氣管道及工期緊,施工難度大的情況,在上場伊始,組織項目部技術骨干調查工程周邊環境,規范各項管理制度,提前籌劃,精細安排部署,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。
鄭州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工程線路總長15.397公里,共設站10座,均為地下站,換乘站2座。其中西端線路起于河南工業大學,止于一期工程的起點西流湖站,長9.874公里,地下線,設站7座;東端線路起于一期工程終點體育中心站,止于河南大學站,長5.523公里,地下線,設站3座。由雪松路站設一條出入場線進入停車場,長0.942公里。工程土建施工01標包括一站三區間,自北向南分別為河工大—新鄭州大學站區間、新鄭州大學站—科學大道站區間、科學大道站、科學大道站—梧桐街站區間。
科學大道站位于長椿路與科學大道交叉口,為1號線、8號線的換乘車站,設置4個出入口、兩個風亭,其中3號線、4號出入口設計為明暗挖結合的方法施工,車站主體及其他附屬結構均采用明挖法施工。原設計在路口位置設置鋼便橋,橫穿車站基坑,施工風險大。車站周邊管線種類繁多,縱橫交錯,光纜、熱力、自來水、中水等管線橫跨或縱向穿越車站,管線遷改難度大,嚴重制約工期。交管部門認為鋼便橋方案安全性較差,不予審批。為確保工期要求,劉振華對車站周邊交通情況進行調查,并組織項目部技術力量討論交通疏解方案,通過對鋼板橋方案、全封閉方案、倒邊施工方案對比分析,最終確定采用倒邊法施工,合理安排施工部署,保證了施工關鍵節點工期。換乘段的隔斷樁上方有中水、自來水、燃氣等管線,隔斷樁無法施工。劉振華帶領項目部技術骨干與設計、業主溝通討論,將換乘段南北側隔斷樁向南北外移,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開展。
鄭州軌道交通一號線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1標作為鄭州地鐵一號線延長線工程,由于受到了鄭州市乃至河南省人民廣泛的關注,其施工質量安全、工期節點、標準化建設的標準和要求極高,特別作為二期延長線工程的第一家盾構始發項目,河南省市一級領導多次參觀,對工程進展及質量安全十分關注。項目自成立以來,始終貫徹“高標準嚴要求,精心組織,提前謀劃”的管理理念,本著“以質量安全為根本,以增創效益為目的”的戰略思想,通過扎實推進、科學管理,全面提升項目競爭力,力爭成為鄭州軌道交通參建單位的標桿和旗幟。